消防救援隊伍先進典型代表記者見面會舉行
本報記者 亓玉昆
2025年11月23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1月20日,國家消防救援局舉行消防救援隊伍先進典型代表記者見面會,5名不同崗位代表講述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的感人故事。
危急時刻,沖鋒在前
中國救援隊建立於2018年8月,是以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為主要組成部分、聯合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和應急總醫院成立的一支國際救援隊。
自1992年加入消防隊伍,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中國救援隊隊長李廣耐基本都在滅火救援一線,參與指揮過3000余起災害事故救援行動。
今年3月,緬甸發生7.9級強烈地震,李廣耐帶領中國救援隊立即赴緬甸執行跨國救援任務。
隊員們克服余震危險、高溫炙烤、蚊虫叮咬等重重困難,救出包括1名孕婦在內的5名幸存者,診治傷員2000余人次,展現了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我們帶去的不僅是專業的救援,更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也正是因為國家的強盛與偉大,我們有能力創造跨越國界的生命奇跡!”李廣耐說。
“全國先進工作者”賓守朋,來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消防救援支隊卡熱浦東路特勤站,是一名在雪域高原工作的90后消防員。參加工作14年來,他先后參與處置定日縣6.8級地震等各類災害事故1000余起。
2020年5月,日喀則市亞東縣連日暴雨引發山洪,10名修路工人被困:一側是幾十米高的崖壁,另一側是上漲的河水,前后方的公路都被洪水沖毀或淹沒。
在復雜的環境中,直升機無法懸停,沖鋒舟無法挺進。嘗試了多種救援方案均未成功后,賓守朋冒險跨河橫渡救援,最終成功救出被困者。
“不懼危險是消防救援人員必備的品格,戰勝危險是我們這個職業價值所在。”賓守朋說。
日復一日,守護平安
作為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的一名政府專職消防員,陳國鵬面對的不僅有熊熊烈火,還有危化品泄漏、山岳搜救以及各類突發狀況帶來的重重考驗。
加入消防救援隊伍10年來,陳國鵬先后參與滅火救援行動2400余次,營救疏散群眾300余人。同時,他還承擔專職消防隊業務培訓任務,助力更多基層工作人員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此前,一名群眾在山上採藥時走失。漆黑的夜晚,陳國鵬帶領4名隊員順著陡峭且遍布碎石、樹枝、藤蔓等障礙的山體展開搜尋。整個山體隻有300多米高,隊員們的救援卻用了6個多小時。
隻有練就過硬的素質,才能在關鍵時刻啃下硬骨頭、戰勝困難、取得勝利。
參加工作以來,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訓練大隊大隊長黨軍向訓練要戰斗力,向科技要戰斗力,自主研發地圖編號查詢輔助決策系統等多個應用軟件,革新救援裝備10余件,用先進科技提高隊伍作戰能力,現在已擁有國家軟件著作權4項、發明專利2項。
黨軍表示,將一如既往保持持續奮斗的干勁和開拓創新的鑽勁,助力消防救援能力提升。
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近年來,針對電動自行車、保溫材料等重點領域,國家消防救援局部署開展全鏈條整治,系統防范風險。通過持續開展現場教學、行業培訓和警示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消防安全“明白人”,增強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與滅火救援相比,防火工作更多的是防患未然、未雨綢繆。”參加工作27年來,國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監督司監督指導處一級指揮長胡安雄一直奮斗在防火戰線。
一線的消防監督員常年穿梭在城鄉社區、大街小巷,開展監督執法、宣傳培訓、便民服務,用細心、耐心、責任心,為社會筑起安全防線,是平安社會的重要守護力量。
胡安雄表示,最可靠的安全就是前移防范關口,推動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質和自防自救能力上,讓每個人都成為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隻有人人都成為參與者、守護者,從自身做起、從平時做起,我們身邊的消防安全才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胡安雄提醒,大家多了解一些火災風險,多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識,多參加一些消防的實操實訓,一旦遇到火災,自己在避險的同時還能幫助別人。
“人民群眾的認可,是消防員最引以為豪的勛章。”5名消防救援隊伍先進典型代表表示,將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各自的崗位上奮勇爭先、實干擔當,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3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