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化縣奉家鎮創新形式
本報記者 申智林
2025年11月03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制圖:張芳曼  | 
10月底,湖南省新化縣奉家鎮渠江源村涼意漸濃。下午,老黨員奉和林三步並作兩步,跨進一間竹屋。牆上寫著“民心茶室”字樣。
“老奉來啦?”“快坐,‘村講’馬上開始!”屋裡有當地干部,還有黨員和村民代表、創業能人、各個茶室長等。
接過熱乎乎的渠江紅茶,奉和林抿下一口。茶室長鄒桂林招呼大家:“歡迎大家有事來說說,沒事來坐坐!”
鄒桂林辦民宿,這間村裡建設的竹屋,就在他家民宿前面。去年初,奉家鎮領導班子在廣泛調研后,意識到基層需要一個匯民智、聚民力、謀發展、解矛盾的平台。當地種茶歷史悠久,茶室成了合適的場所。隨后,首間茶室挂牌,“民心茶室”自此逐步覆蓋鎮、村。茶室長,則由老黨員、熱心群眾等擔任。
“村講”正式開始。奉家鎮政府干部、選調生毛譯起了頭:“歡迎大家來參加‘村講’。最近,‘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高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效能’。我們今天就聊一聊,該怎麼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把渠江源村發展得更好。”
“我看,強農惠農富農,得繼續把旅游產業做大做強。”經營民宿的周勇接話道。
渠江源村緊鄰景區,風光秀麗。這幾年,許多村民辦起農家樂、民宿,走上致富路。
“民宿一多,都卷起來了,怎麼辦?”有人說。
“別卷價格,要比就比服務品質。”“多弄些年輕人喜歡的體驗項目、打卡景點。”“我們不光有好茶,還有臘制品,得打響知名度,吸引大家來。”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熱烈。
“我們民宿的客人,很多是被視頻吸引來的。”返鄉創業青年伍仟玖掏出手機,點開了自己的社交平台賬號,有些視頻的播放量達到數十萬。
鄒桂林記得,鎮裡把高校專家、電商能人、媒體人等請來茶室,傳授新媒體等方面的經驗。伍仟玖來得勤、學得認真。
“網絡,是新時代農民的新農具!”隔壁雙林村的黨支部書記楊文接過話茬。他27歲,帶著村民拍視頻、做直播,推動村裡很多農貨出山。
聊完發展圖景,話題轉向柴米油鹽。奉和林的發言多了起來:“村裡留守老人多。前幾天重陽節,村裡組織了170多個老人吃長龍宴、看表演,還幫他們跟子女連線通話。很多老人都說這個節過得美。”
“明年接著辦!”“要辦得一年比一年好!”眾人紛紛說。
借助“民心茶室”這一平台,奉家鎮推動茶葉、黃精等特色產業項目發展,惠及群眾5000余人,帶動村民戶均增收3000元﹔全鎮基層矛盾調解成功率提高34.3%﹔集納的上百條鄉村治理意見建議等“金點子”,都一一得到兌現。
暮色漸沉,“民心茶室”裡熱茶一杯接一杯,大家聊得意猶未盡。“作為茶室長,我抓緊整理消化今天討論的內容,回頭講給更多鄉親聽。”鄒桂林對大家說。茶香氤氳中,“村講”正帶給渠江源村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3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